一男子肚子疼竟查出淋巴癌,平日出現這些癥狀要留意,小心淋巴癌!
2020年3月,黃先生突然肚子疼。當時他以為是腸道不適,就沒去看醫生。但2個多月之后,他左下腹反復疼痛,于是去當地醫院做腹部CT檢查,結果顯示結腸異常,腹膜之后淋巴結腫大,醫生建議結腸鏡+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。病理活檢之后診斷為“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”,為惡性腫瘤,又稱淋巴瘤。PET-CT進一步檢查顯示:全身多個部位多發結節狀高代謝病變,最大為4.3*4.1*4.5cm。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,是一種惡性程度高、病情進展迅速的侵襲性淋巴瘤。如果不積極治療,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。
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我國淋巴瘤發病率約為6.3/10萬人,每年新發病例約為9萬人,已成為我國男性的第八大高發惡心腫瘤(占比約2.1%)。
淋巴瘤發病率的升高并不意味著每個患者都對此有一定的了解,甚至有些人在患上淋巴瘤之后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就像黃先生(化名),從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,威脅到自己的生命。因此,普及淋巴瘤基礎知識顯得尤為重要,不僅可以盡可能避免大規模發生,在規范治療后對患者也是有一定幫助。
平日出現這些癥狀,小心是淋巴癌!
1.發現腫塊、皮膚瘙癢。
這是淋巴癌最明顯的癥狀。中醫講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,如果脾肺腎功能虛弱,那么津濕凝結為痰,阻滯于經絡臟腑,蘊結成腫塊。所以淋巴癌患者通常在頸部、鎖骨上、腋下、腹股溝會發現小腫塊,表面光滑,摸起來有韌性,不痛不癢,早期可以移動,但由于很多患者以為只是普通囊腫或者皮膚病,耽誤了治療。腫瘤后期便會與皮膚粘連,而且淋巴癌變刺激到皮膚神經,會出現皮膚瘙癢、固定、破潰癥狀。腫塊甚至可以侵犯胃腸道、肝、脾、腎等部位,進而導致胃腸道疾病,出現胃脹噯氣、惡心嘔吐、腹脹腹痛、毫無食欲,嚴重者可引發腸梗阻或腸胃出血,出現不排便或便血現象;還可能導致呼吸系統疾病,例如咳嗽痰多、胸悶氣短、呼吸困難等。
2.持續發燒、體虛多汗
由于淋巴癌患者津濕凝結,痰聚血瘀,痰瘀交阻成癌毒,所以還會產生熱毒,熱毒會損耗人體氣陰,使人體質更虛?;颊邥l燒,出現全身發熱癥狀,并且退燒治療只能暫時降溫。由于反復發燒,很多淋巴癌患者會感覺身體非常疲憊乏力、盜汗、食欲不振、甚至體重驟減。
3.渾身疼痛
淋巴遍布我們身體各個部位,而且病人本身抵抗力差、氣虛血瘀,所以身體其他組織極易受到癌毒侵犯,而骨骼遍布全身,所以淋巴癌患者極易出現骨骼疼痛,即骨轉移。在臨床上,淋巴癌骨轉移最先表現在胸椎疼痛、腰痛、股骨痛、肋骨痛等,且疼痛通常表現為局部骨骼疼痛、按壓痛、病理性骨折等癥狀,進而侵犯身體臟腑,引發全身疼痛。
溫馨提示:如果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了異常癥狀,絕不能忽視,一定要及時去正規的醫院確診治療,藥物治療要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,切勿自行胡亂用藥,避免加重病情,甚至危害生命。若您對該病還有其他疑問,您可以直接在線咨詢,與華夏腫瘤康復網康復指導師進行一對一交流,同時您也可以撥打康復熱線400-700-2099直接咨詢。
轉載請注明:http://www.fbur.cn/aizhengkepu/20230220165555-37507.html